天下脸皮共十分
我占八分

论功利主义

今日看到罗翔教授关于功利主义的论述,联想到自己读过的《社会契约论》和《公正:该如何做是好》,简单总结一下,并联系论述下这些基础逻辑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体现。

关于公正,主要有两个主流的理论:自由至上主义和功利主义。

法律就是利益平衡的学问

先说功利主义,功利主义又名最大幸福原则,目的是使社会福利最大化,边沁认为,对快乐的追求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读莎士比亚能得到的快乐无非是读小黄书所得到的快乐在量化上的放大,没有质的区别。为了大多数的利益可以牺牲一小部分人的利益。在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中认为,人为了保护自己,必须让渡一部分权力,达成社会契约,接受社会共同体的控制。人们在服从社会共同体的时候,实际上只是在服从他们自己,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的自由。立法者颁布的法律代表着大多数人的公义,两者结合来讲,法律就是正义,政体就是正义的化身,这两者结合形成了一个几乎无解的辩护。

但事实上,这种理论会必然性地导致多数人暴政,或者少数假使多数之名,肆意侵犯基本权益,无法保证最底层最没有话语权的一群人的利益,针对这一点的合理性,有一个著名的思想试验—–无知之幕(约翰·罗尔斯(John Rawls)的《正义论》)。

做一个不满足的苏格拉底,胜过做一个满足的傻瓜

—-穆勒

自由至上主义强调人的自由和尊严,认为在合法的前提下,人的尊严高于一切。在切实体验了莎士比亚和小黄书后,读莎士比亚能得到的快乐高于看小黄书的快乐,且这种快乐无法进行量化上的等价。边沁的学生穆勒将个体自由与尊严导入了功利主义,认为功利主义在短期内可能可以使幸福最大化,但从长远来看,会使社会政体福利降低。高级的快乐之所以高级,更值得去追求,因为它更能体现人的尊严。高级的快乐可以理解低级的快乐,但低级的快乐永远无法理解高级的快乐。

人类最为丰富的多样性发展,有着绝对而根本的重要性

—-冯堡

在我国法律上也逐渐体现人的尊严高于一切,倡导人高于物的理论。在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废除了盗窃罪的死刑规定,1997年取消了危害濒危珍贵野生动物物种的死刑判罚,2015年取消了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物品罪的死刑条款,这些都体现了人高于物的精神。

2022.06.20 凌晨

赞(5)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Stephen Young » 论功利主义
分享到: 更多 (0)

相关推荐

  • 暂无文章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